
天氣的變換,家中大女兒的鼻子最早知道。入秋以後早上一起床,鼻子噴嚏、鼻水便停不住,衛生紙一直擤不停,而鼻子眼睛發癢也揉不停。一直要到中午過後症狀才會改善。無法根治的鼻子過敏困擾許多人。究竟該如何治療保健,才能安然度過冷熱交替的惱人時期呢?
首先要先了解的是人體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才會造成過敏性鼻炎呢?目前認為主要是免疫球蛋白E(IgE)對各式各樣的過敏原引發的鼻黏膜過度反應。常見的過敏原就是大家熟知的塵蟎(超過90%), 花粉,蟑螂,黴菌,寵物毛屑等, 不過還有其它千千萬萬種過敏原都有可能。一旦將過敏原吸入鼻腔進入⼈體內後,就會持續刺激鼻黏膜誘發 IgE抗體的產⽣,此抗體與肥⼤細胞結合後若再碰上相同過敏原,則將導致肥⼤細胞內多種發炎物質(如組織胺、⽩三烯素)的釋放。其他發炎細胞(主要是嗜伊紅性白血球)亦會聚集於鼻腔黏膜,造成⿐子持續性的發炎。而這一連串的刺激與反應所造成的災難,就是令人難以忍受的打噴嚏,流鼻水,鼻水倒流,嗅覺喪失,鼻塞張口呼吸,鼻音過重,鼻子、眼睛、耳朵、喉嚨的搔癢,流淚,紅眼,耳朵悶塞聽力受損,頭腦昏沈脹痛,疲倦,精神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等。但是每個患者的症狀或嚴重程度也不儘相同,有的人只有輕微的鼻子癢或是流鼻水或是只有鼻塞而已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個人的鼻子對某種過敏原過敏。同樣的,吸入到氣管肺部裡,一樣會造成氣管和肺部的過敏現像(也就是氣喘)。統計上也發現,鼻子過敏的人有接近4成會合併有氣喘。而有氣喘的人,將近8成有鼻子過敏的問題。而且要是沒有好好治療控制的話,因氣喘發作被送到急診甚至住院治療的機會,也會比有好好接受治療的人高2~3倍。過敏性鼻炎除了發作時令人痛苦不堪之外,還會帶來許多併發症,包括頭昏、頭痛、黑眼圈、中耳炎、鼻竇炎、氣喘、打鼾等,也可能會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,進而增加白天開車嗜睡而發生車禍的機率,還會衍生心血管方面的疾病(像高血壓、腦中風、冠心病)及加速大腦神經的退化(像痴呆症,記憶力減退)。
因為過敏性鼻炎是體質加上環境因素造成的結果。所以隨著工業進步,空氣污染原變多,加上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較潮濕,導致國人罹患過敏性鼻炎的人數由10年前的20%,到現在已經超過30%的人有此問題。而且如果⽗母親雙方都有過敏性體質,其⼦女有過敏問題的機率更是超過50%。而在北台灣的比例更是超過60%,且有逐年增高的趨勢。很多人也許覺得就流流鼻涕,鼻塞一下, 習慣就好,因此就完全不理會小朋友或自身過敏性鼻炎的問題。但其實過敏性鼻炎在無形之中卻是造成很多生活上的影響。很多患者要是仔細的回想整個疾病發作的過程,是可以找得到誘發的因素的。例如出外遊玩遇到花粉, 草樹煙塵, 節肢動物, 或是清掃家裡的時候粉塵或塵蟎,或是寵物的毛髮皮屑。還有很多是化學刺激物,像是二手菸,裝潢的甲醛或衣物的洗潔精,家中的芳香劑等。不過還是有許多患者自始至終是找不到任何誘發物質的。
診斷方面:
主要是依據病史,症狀與理學檢查,配合過敏檢查或特殊檢查(像是內視鏡),但是同時也要跟其他的鼻病作鑒別診斷。過敏性鼻炎的患者醫師可以檢視鼻腔內,可以見到鼻黏膜腫脹,蒼白,灰藍等典型的特徵。在鼻子分泌物方面,過敏性鼻炎是以流鼻水為主,但是如果併發鼻竇炎時,也會有黃膿鼻涕。外觀上長期揉或皺鼻⼦會使⿐樑及人中有皮膚橫向皺褶。⿐黏膜腫脹會阻礙血流使眼瞼下靜脈⾎鬱滯,造成⿊眼圈,眼結膜充⾎水腫。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體內有無特異性IgE的過敏檢查。只有在臨床過敏診斷不明,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如預期,有較嚴重,有併發症,要避免過敏原或進行減敏治療時才有需要做過敏檢查。過敏檢查一般常見的就是血清特異性IgE檢查和皮膚過敏源測試。
治療方面:主要是避免過敏源,藥物治療,免疫療法和手術治療。
避免過敏源方面:
要使⽤防蟎枕頭套及床套,或每兩週用55°C~70°C熱水洗床單、被套、枕頭套,避免使⽤毛毯。不要使⽤窗簾,以百葉窗代替,且須經常清洗。若使⽤除溼機、冷暖氣機及空氣清淨機,最好保持溫度在攝氏24-28度,溼度在40-50%左右。室內不要養狗、貓、鳥類等寵物,因為動物⽪屑及排泄或分泌物容易引起過敏。蟑螂在溫暖氣候容易繁殖,因此要保持居家環境清潔,使其沒有⽣存空間。避免出入公共場所,尤其在上呼吸道感染流⾏期間,空氣污染也會加重過敏症狀,所以減少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環境,並適時配戴口罩防護。早晚溫差⼤的季節,應注意保暖,減少對⿐黏膜的刺激。避免接觸二手煙,食⽤冰冷飲料及油炸食物等。適度的運動與規律的生活作息,以增加個人的體力與免疫力。
藥物治療方面:
1. 抗組織胺:短效(第一代)的抗組織胺副作用較明顯,如注意⼒不集中、想睡,因此除了急性期,⼀般可以使用長效(第二代)的抗組織胺來治療。長效的抗組織胺如驅特異(Xyzal)及艾來錠(Allegra)。⼀天服⽤1至2次,可以有效控制打噴涕、流⿐水的症狀,長期服⽤並無明顯副作⽤。2. 鼻⾎管收縮劑:如口服的Methylephedrine或康瑞斯( clarinase )及歐治鼻噴⿐劑,可在急性期改善⿐塞的現象。但歐治鼻類的血管收縮鼻噴劑不可長期使用(連續使用超過7天以上),會造成生理性反彈因而產生更嚴重的⿐塞。3. 肥⼤細胞抑制劑:如敏⿐速樂 (Intal )噴⿐液,是⼀種預防性藥物,但對於已發⽣的症狀幫助不⼤,須持續長期使⽤才有顯著的效果。4. 喘者定(Zaditen):是⼀種抗組織胺,且有穩定肥⼤細胞的作⽤可長期使用,但可能會有嗜睡的副作⽤。5. 局部類固醇噴劑:如Pulmicort 、Nasacort、Avamys鼻噴劑等,是消除過敏性⿐炎發炎反應極為有效的藥物,且局部投與,劑量⼩,副作⽤低,極少影響⽣長發育,少部分⼈可能會有局部鼻黏膜乾燥及出⾎的現象,停藥後即可改善,是⽬前治療的首選藥物。6. 抗白三烯素:如欣流 (Singulair),是⼀種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物,並無明顯的副作⽤,一般⽤於氣喘,但研究證實對於過敏性⿐炎亦有良好的療效,但須持續長期使⽤才有顯著的效果。
減敏治療方面:
針對所測知特定過敏原,以漸進的⽅式將該過敏原注射入體內,使之產⽣忍受⼒的⽅法。適用於有特定過敏原且無法避免,以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,有強烈意願配合長達1-2年的療程。從最低濃度的過敏原開始做⽪下注射,每週⼀至⼆次,逐漸增加至最⾼濃度最⼤劑量,再改為兩週一次,之後一個月一次,持續3-5年。治療6個月後症狀可得到緩解,⽽單⼀過敏原過敏的病人療效較佳。不過有可能在停止治療後復發。現在也有人嘗試舌下含錠取代皮下注射。
外科⼿術治療方面:
若是合併有⿐息肉或⿐道異常,且對藥物治療反應不良者,可採⼿術治療鼻道問題,使⿐塞症狀改善。鼻甲切除術:將肥厚的鼻甲切除,同時矯正⿐中隔,以改善呼吸通道,而⿐甲面積減少,也有助於減少過敏反應◦鼻黏膜燒灼術:可使⽤電極刀、雷射刀、化學藥物燒灼或是無線電波射頻治療鼻黏膜,使鼻黏膜縮⼩。鼻竇⼿術:適⽤於過敏性鼻竇炎 造成⿐內鼻肉增生,或是有持續性鼻涕倒流的患者,目前可以採用鼻竇內視鏡手術予以治療。可是要注意的是過敏並不會因為任何手術治療而根治喔。
所以雖然過敏性⿐炎不是⼀個致命的疾病,但是高盛行率及反覆發作或是慢性長期的症狀,不僅容易造成併發症的產生,也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,的確是不可輕忽的問題。
留言列表
